|
北京研学旅行之清华大学、清华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研学点介绍: 清华大学是中国大陆地区最高学府,是中国大陆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清华是中国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点大学,是九校联盟的成员。清华被公认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6000余亩,位于皇家园林清华园,清朝康熙年间称熙春园。雍正、乾隆、咸丰先后居住于此,咸丰年间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清华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资料来自2010年《福布斯》评出14所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 清华校园按照南门主路(学堂路)分为东区、西区。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在清华二校门北边小山下,有一块被清华校友称为“清华第一碑”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这是当年的国学研究院师生为了纪念王国维而立的,碑铭上陈寅恪撰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恰是一代代清华学人精神的写照。 校园文化 清华以紫荆和丁香为自己的校花,校旗亦为紫白两色组成,以紫色为主。紫色由红、蓝两色混合而成,红色是火焰,是中国的国色,蓝色是海水,是西土的象征,红蓝相融亦蕴含着中西文化的会通,亦是清华的历史与文化的特征。 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奋图强。此后,学校即以此八字尊为校训,制定校徽。 清华精神:爱国奉献,追求卓越 在纪念90周年校庆期间,全校开展了整整一年的“清华精神”大讨论,一般认为清华精神包括“爱国奉献”、“严谨求实”、“勇于求新”、“追求卓越”、“团队精神”、“世界眼光”等方面。清华校长顾秉林在2003年任职致词中正式提到清华精神为“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清华艺术博物馆研学点介绍: 为进一步促进艺术学科的发展,加强艺术学科与理、工、人文等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荟萃各类优质人文艺术资源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2013~2014学年度第9次清华大学校务会议讨论通过,决定成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英文名称Tsinghua University Art Museum,英文缩写TAM。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凝聚着几代清华人的心愿,承载着清华人传承中华文化艺术使命的梦想。早在1926年,清华就创办了“考古陈列室”,1948年成立文物馆,1952年文物馆被裁撤,部分藏品外拨。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加盟清华大学,历代美院人的积累与期盼使清华博物馆的梦想更近了。2003年,艺术博物馆项目启动,由瑞士著名建筑设计师马里奥·博塔担任艺术博物馆的建筑设计。 本馆现有藏品一万三千余组件,绝大多数来自美术学院自 1956 年以来历年的收藏,以及校友及社会贤达的捐赠。品类包括书画、染织、陶瓷、家具、青铜器及综合艺术品等六大类。其中书画类藏品一千四百余组件,时代自元至近、现代,作品中不乏文征明、吕纪、蓝瑛、陈洪绶、王原祁、王铎、华喦、郑板桥、罗聘、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真迹;染织类藏品四千六百余组件,时代涵盖明清及近现代,工艺种类包括织锦、漳绒、妆花、缂丝等;陶瓷类藏品两千七百余组件,时代自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陶瓷种类相对丰富,包括红陶、灰陶、彩陶、黑陶、原始瓷、青瓷以及色彩缤纷的颜色釉瓷和彩绘瓷等。 家具类藏品一百四十余组件。时代自明至近现代,种类主要集中于桌案类、椅凳类和柜架类,也有少量的床围、箱类家具。铜镜藏品二百八十余件,系校友王纲怀先生所捐赠。此外,还有一些书画、青铜器、甲骨、竹简、染织服装等艺术品,分散在学校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以及建筑、人文等相关院系,数量约为八千余组件。 艺术博物馆将充分展示馆藏精品,收纳最新原创成果,推进国内外馆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而共同延续人类文明历史的源流。清华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入藏清华的两千余片“清华简”将成为博物馆镇馆之宝,此外,王国维发现的甲骨文、梁思成林徽因为保护建筑购买的即将倒塌的木塔构件以及张仃参与设计的国徽、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草图、《哪吒闹海》等也将入藏博物馆,并向社会开放。 |